为推进《“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落实《中国—岛屿国家海洋防灾减灾合作计划》(以下简称“合作计划”)相关举措,2025年8月24日至31日,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谭骏副主任率团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开展交流访问,代表团成员来自海岛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访问期间,代表团与多方政府机构、高校举行座谈,推介公共产品和“合作计划”,在多个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同时邀请各方参加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论坛。
在巴新,代表团到访米尔恩湾省省政府,受到省长高登·威斯利的热情欢迎。会谈伊始,双方共同回顾了今年7月威斯利省长率团访问海岛中心时就海洋灾害预警、蓝色经济发展等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在此基础上,代表团进一步介绍了“中国-太平洋岛国海洋防灾减灾合作分中心”公共产品及“合作计划”,分享了海岛综合管理、气象灾害预警、卫星遥感等领域的成果。威斯利省长高度认可双边友好关系,表示当地海洋资源丰富,但海洋观测和灾害预警能力不足,期待与中方在海洋观测、气象监测预警和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合作。
在巴新期间,代表团再次拜会了巴新渔业和海洋资源部杰塔·王部长。他首先对近期在广州访问期间受到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认为双方会谈富有成效,为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期待中方在海洋灾害预警报、卫星遥感应用等方面提供支持,并希望通过再次访华进一步拓展海洋领域的合作空间。
访问巴新米尔恩湾省省政府
在所罗门群岛,代表团访问了环境、气候变化、灾害管理和气象部,与该部常秘克里斯托弗·维赫博士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海浪与风暴潮预报、数据共享和海洋卫星遥感应用等议题深入交流,双方同意进一步提升合作层级,推动签署部级谅解备忘录,并在海岸带治理、灾害监测预警和卫星遥感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
访问所罗门群岛环境、气候变化、灾害管理和气象部
代表团随后访问了所罗门群岛气象局,与局长阿利克·哈鲁希鲁举行会谈。双方回顾既有合作基础,围绕海洋灾害预警及海浪观测等领域进行讨论。会后,代表团实地考察了霍尼亚拉警务码头海洋观测站,就其监测功能与合作方向交换意见。
访问所罗门群岛气象局
此外,代表团访问了所罗门群岛国立大学,受到该校农业、渔业和林业学院院长瓦埃诺·韦恩·维古卢教授及团队接待。维古卢教授介绍了与中国高校合作基础,希望通过深化合作以提升科研能力、培养本土人才。代表团介绍了成员单位业务优势及“合作计划”,表示愿借国际海岛论坛等平台拓展学术交流,双方深入探讨海洋渔业调查、环境监测、红树林保护等议题。随后,代表团参观了该校环境检测实验室,就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合作进行交流。
访问所罗门群岛国立大学
访问期间,代表团实地踏勘巴新米尔恩湾省阿洛陶及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的多处海岸带。在巴新,重点考察阿洛陶港口码头、渔业养殖基地及东海角海岸,了解现有海洋观测站运行、海岸防护措施与海洋经济状况,初步探讨新建观测站选址;在所罗门群岛,考察霍尼亚拉开发岸线、马塔尼科河口及北部砂质海岸,调研海岸带开发情况及海洋污染、海岸侵蚀等突出问题。
阿洛陶实地考察
霍尼亚拉实地考察
此行中,代表团还分别拜访了中国驻巴新和所罗门群岛两国大使馆。使馆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充分肯定访问的重要意义,希望与自然资源部携手,持续推进与岛屿国家交流合作,构建更紧密的互利共赢蓝色伙伴关系。
此次出访,与巴新、所罗门群岛相关部门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深入了解了岛国在海洋、矿产、林业等自然资源领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了部属相关单位与岛国机构在海洋防灾减灾和蓝色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下一步,海岛中心将联合“海洋防灾减灾分中心”共建单位,推进定制化海洋灾害预警、卫星遥感产品研制、海岸带治理和人员培训等务实项目,拓展与岛国自然资源领域全方位合作,持续完善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体系。
文/图: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