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合作将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相结合

发布时间:2015.11.20 浏览:5175次


转自 中国海洋报

1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解振华表示,“一带一路”合作未来可能将越来越多地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相结合。

《报告》共分7个章节,主要内容涵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试点与示范、基础能力建设、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国际气候谈判等方面。据解振华介绍,《报告》中既包含中国今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也阐明了中方参加即将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的立场。

《报告》指出,2014年以来,我国政府围绕《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从海岸带及相关海域等领域开展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11个沿海省份均加强海洋灾害的观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国家海洋局推进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建设,开展海洋碳循环监测与评估,强化海洋预报预警。开展海平面变化监测,开展了面向沿海重点保障目标的精细化预报,进一步完善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环境保障服务系统,向中国53个渔场28万余艘渔船提供海浪和风场预报警报信息。同时,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写了《中国海平面公报》和《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开展国家、省、市、县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试点,修改完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排查技术规程》。积极推动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选取山东寿光、浙江温州、福建连江和广东惠州大亚湾等海洋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开展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动建立健全海洋减灾综合管理体系。加强海岛地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修复保护项目30余个,在江苏、上海、浙江和海南等地所辖海岛修建防风、防浪和防潮工程,建设沿海防护林工程,有效改善了海岛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提高了海岛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与“一带一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方面的问题时,解振华表示,“一带一路”合作未来可能将越来越多地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相结合。比如我们进行对外援助与合作,就要充分考虑到低碳的因素,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要体现低碳要求。现在各国都力争在各领域合作、尤其是在经济合作中体现绿色低碳的要求。我们在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要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预警预报能力、减灾防灾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对各国的影响。“这也是把‘一带一路’建设与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结合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