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海岛科普

【海岛植物小课堂】上狮紫珠:遗落海岛的明珠

发布时间:2022.04.01 浏览:4837次


本期向大家推荐的是具有福建平潭特色的乡土植物——“上狮紫珠”,唇形科(原马鞭草科)紫珠属的一员,拉丁学名为Callicarpa siongsaiensis F. P. Metcalf根据《中国植物志》的描述,上狮紫珠是在福建闽江口上狮岛发现,故以此岛命名。当年(1926年)采集的标本作为模式标本(模式标本是指在确定及发表某种生物学名时依据的典型标本)收藏在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中。

 

收藏在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中的模式标本

该属植物形态圆润,泛着宝石般的光泽,如颗颗紫珍珠,故名“紫珠”。在自然界中,红颜色的果实居多,紫色的果实本就稀少,这一明显的特征也使得紫珠属的植物具有极高的辨识度,英文干脆把它叫做“beauty berry”(美丽的果实),可想当初命名人初见紫珠,一定是被迷的神魂颠倒,才会冠以如此大名。至于它的中文名,让人不免联想上古神兽落入凡间,身上的配饰化为一棵棵美丽的紫珠,那该是怎样美妙的神话故事啊。

 

菝葜的红果果(上)与上狮紫珠的紫果果(下)(福建平潭猫头墘)

紫珠属是个大家族,属内植物资源丰富,全世界约19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亚洲和大洋洲,少数种分布于美洲,极少数种可延伸到亚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我国盛产的紫珠属植物约有46种,主产长江以南,少数种可延伸到华北至东北和西北的边缘,31种为中国特有植物,其中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便是上狮紫珠了,分布区狭窄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2米;小枝灰黄色,与叶柄和花序梗疏生星状毛。

 

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4-6厘米,顶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至钝圆,边缘有不明显的疏齿或近全缘,表面无毛,背面几无毛,具细小黄色腺点;叶柄长1.5-2厘米,上面有槽。

 

聚伞花序在叶腋稍上方着生,3-5次分歧,宽2-4厘米;花萼杯状,顶端截头状,无毛。目前针对花形态的详细描述,《中国植物志》、《福建植物志》及相关权威的刊物均尚无记载,处于空白状态。

 

宋维文摄于福建平潭草屿

果序梗粗壮,约与叶柄等长,果柄长约2毫米,无毛;紫色果实无毛,果期8-11月,干后暗棕色,径约3毫米,不易掉落,可做切花。

 

陈家峒摄于福建平潭澳前东星村

 

果实干掉后的上狮紫珠(摄于海岛中心园区内)

【产地分布】

目前仅在我国福建北部及浙江南部的岛屿上有发现,福建平潭主岛海坛岛较多,草屿、塘屿等海岛也有少量分布;浙江平阳的南麂列岛也有发现。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调查团队摄于浙江南麂列岛

【常见生境】

根据记录,模式标本采集地是海拔20米的基岩海岸山坡。在平潭岛,上狮紫珠主要生长于海岸背风处,居民区房前屋后及木麻黄防护林林缘也可见其踪迹。适应性强,耐旱亦耐水湿。

【药用价值】

紫珠属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主要有止血、解毒、祛风止痛等功效。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萜及其苷类、黄酮类、苯丙素类、酚酸类、鞣制以及挥发油类。

【园林应用】

上狮紫珠株型小巧,枝繁叶茂,冠型紧凑,树形小果量大,观果期长。目前,针对野生上狮紫珠的推广培育还不够,仅平潭综合实验区市政园林有限公司基于福建省科技厅区域发展项目“平潭海岛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在海岛特色景观构建中的应用”,编撰了企业技术标准《上狮紫珠扦插培育技术标准》,并于去年在全国首次将上狮紫珠这一品种应用到市政绿化项目中,营造自然的海岛特色生态景观。

 

谢艳秋供图(摄于福建平潭海坛岛)

【繁殖方式】

针对上狮紫珠的繁育较少,以枝条扦插为主,目前课题组开展的种子萌发实验并不理想,需进一步研究试验。

 

【参考文献】

[1] 哈佛植物标本馆. http://data.huh.harvard.edu/a0794e45-7cf1-4a84-a670-146f2ca81912

[2] 上狮紫珠(Callicarpa siongsaiensis F. P. Metcalf)_陈家峒_新浪博客 (sina.com.cn)

[3] 昆植标本馆. 山海觅瑶芳——浙江东海海岛植物科考记.

[4] 孙美, 王立波, 吴立军. 药用紫珠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13): 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