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家概览

斯里兰卡

发布时间:2020.04.14 浏览:3278次



国名

地区

首都

官方语言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印度洋地区

科伦坡

僧伽罗语、泰米尔语

英文全称

缩写

主要货币

国际电话区号

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LKA

斯里兰卡卢比

94

 

所属国际或地区组织

环印度洋联盟(The Indian Ocean Rim Association

 

简介

斯里兰卡南北长432公里,东西宽224公里,国土面积为65610平方公里。接近赤道,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受印度洋季风影响,西南部沿海地区湿度大。年平均降水量1757毫米(2017年)。风景秀丽,素有“印度洋上的明珠”之称。

 

历史沿革

2500年前,来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锡兰岛建立僧伽罗王朝。

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弘扬佛教,受到当地国王欢迎,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

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徙并定居锡兰岛。

5世纪至16世纪,岛内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之间征战不断。

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统治。18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

19482月获得独立,定国名锡兰。

1972522日改称斯里兰卡共和国。

1978816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斯政府与“泰米尔伊拉姆解放虎”组织(简称“猛虎”)间的冲突持续26年,造成7万多人死亡。20022月,在挪威斡旋下,双方签署《永久停火协议》,先后举行6轮和谈。20034月,“猛虎”退出和谈,和平进程宣告中断。20062月和10月,双方又举行两轮和谈,但未能达成一致。20077月,政府军收复东方省并向北部“虎控区”推进。20081月,斯政府宣布退出《永久停火协议》。20091月,政府军收复“猛虎行政首都”基里诺奇等城镇。5月,斯总统宣布军事行动取得成功,收复所有“猛虎”控制区域,消灭普拉巴卡兰等“猛虎”主要头目。

 

地理位置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位于北纬555分至950分,东经7942分至8153分之间,在南亚次大陆南端,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

 

资源

斯里兰卡主要矿藏有石墨、宝石、钛铁、锆石、云母等。石墨、宝石、云母等已开采。渔业、林业和水力资源丰富。

 

经济

【工业】工业主要有纺织、服装、皮革、食品、饮料、烟草、造纸、木材、化工、石油加工、橡胶、塑料和金属加工及机器装配等工业,大多集中于科伦坡地区。

【农业】可耕地面积400万公顷,已利用200万公顷。主要作物为茶叶、橡胶、椰子等。

【服务业】贸易、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通讯等产业增长较快。

【旅游业】旅游业是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主要来自欧洲、印度、中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交通

【公路】斯里兰卡全国有公路12380公里。

【铁路】斯里兰卡有铁路1944公里,由科伦坡有放射式的铁路可以通往国内其他各城市。

【空运】首都科伦坡有国际机场,航班可达世界各地,机场到市中心约36公里。

【海运】主要港口有科伦坡、汉班托塔、高尔和亭可马里。

 

对外政策

斯里兰卡奉行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大国霸权主义,维护斯里兰卡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允许外国对斯内政和外交事务进行干涉。关心国际和地区安全,主张全面彻底裁军,包括全球核裁军以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19981月签署了《联合国反恐怖爆炸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一个签字国。积极推动南亚区域合作。在联合国和南盟等组织内呼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与中国往来

中斯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斯里兰卡在中国典籍中史称师(狮)子国或僧伽罗国。公元410年,晋代高僧法显赴斯游学,取回佛教经典并著有《佛国记》一书。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多次抵斯。15世纪,斯一王子访华,回国途中在福建泉州定居,被明朝皇帝赐姓为世,其后代现仍在泉州和台湾定居。斯沦为西方殖民地后,中斯关系一度中断。

1950年斯承认新中国。195727日两国建交。中斯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高层往来不断。

20054月,温家宝总理访斯期间,两国宣布建立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20084月和8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分别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910月,斯总理维克拉马纳亚克来华出席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2010611日,张德江副总理和胡锦涛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访斯。7月和10月,斯总理贾亚拉特纳、总统拉贾帕克萨访华并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相关活动。2011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访斯。8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访华并出席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6月和9月,斯总理贾亚拉特纳分别来华出席第19届昆交会系列活动和第1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访斯。20126月,斯议长恰马尔访华。8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访斯。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斯。

20135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来华国事访问,双方决定将中斯关系提升为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6月、8月,斯总理贾亚拉特纳分别来华出席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和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闭幕式。

20145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来华出席亚信第四次峰会,习近平主席会见。9月,习近平主席对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28年再次访斯。

2015年西里塞纳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与其会谈、会见。20164月,维克拉马辛哈总理对华进行正式访问。7月,王毅外长访斯。10月,卡鲁议长正式访华,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与环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经济合作倡议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对话会期间会见斯总统西里塞纳。

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拥有广泛共识,保持良好合作。中国一直在人权问题上坚定支持斯方,多次在国际场合为斯仗义执言。斯政府在台湾、涉藏、人权等问题上一贯给予中国坚定支持。

1952年,斯在两国未建交的情况下,不顾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同中国签订了《米胶贸易协定》,成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史上的佳话。

1953年至1982年,中斯贸易为记账贸易。1983年,两国贸易开始以现汇方式结算。中国从斯主要进口产品有橡胶及其制品、红茶、宝石和椰油等,主要出口产品有纺织品、机电产品、建材、小五金、医药等。中国一些名牌产品,如海尔家电、华为手机、轻骑摩托车等已进入斯市场。

2003年,斯正式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两国旅游主管部门2005年签署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

200712月,斯驻上海领馆开馆,20081月升级为总领馆。20123月,斯驻广州总领馆开始开展领事业务。上海市与科伦坡市、海南省与南方省等6对中斯省市先后建立友好省市关系。

20058月,两国文化部签署文化合作协议。20075月,在斯凯拉尼亚大学成立孔子学院。 20126月,两国文化部签署关于在斯里兰卡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斯总统拉贾帕克萨、总理维克拉马纳亚克、外长波格拉加马等分别致电慰问,斯政府共向中国地震灾区捐赠1277顶帐篷和价值约合110万美元的物资。斯总统拉贾帕克萨在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赴四川灾区访问。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四川芦山、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斯总统等政要均向我国家领导人致电慰问。

20094月至5月,为帮助斯政府安置北部地区流离失所的平民,中国政府向斯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包括100万美元的现汇和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的帐篷。20103月,中国政府向斯援助价值200万人民币的扫雷设备。20111月,斯发生特大洪水和泥石流灾害,中方向斯提供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并以中国红十字会名义向斯方提供3万美元现汇援助。2013年初,斯发生暴雨灾害,中方以中国红十字会名义向斯方提供5万美元现汇援助。2014年斯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后,中国政府向斯捐赠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的救灾物资。2016年斯发生山体滑坡和洪灾,中国政府向斯提供150万美元援款,捐赠价值2000万人民币的救灾物资,并以中国红十字会名义向斯方提供5万美元现汇援助。

 

海洋领域合作

20151224日,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京会见斯里兰卡渔业与水生资源开发部部长马欣达阿玛拉维拉,并共同见证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与斯里兰卡渔业与水生资源研究开发局签署《关于开展海平面观测与灾害预报系统项目的实施协议》。通过此次签署的《协议》,双方将围绕海平面观测和灾害预警预报开展进一步务实合作,意义重大。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斯里兰卡合作建设一个浮子式潮汐观测站,并建立基于观测站的海平面监测和预报系统,合作建设海平面数据库。双方还将合作开展短期和长期海平面变化预报及海岸带脆弱性评估研究。同时,中方将帮助斯方实施潮汐观测设备维护和数据分析处理培训,开展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拟技术培训。

20164月,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在科伦坡举行的中斯海洋经济与管理合作论坛的开幕式上表示,加强海洋合作符合中斯两国根本利益。斯总理访华期间,斯中双方达成共识,将加强两国海洋合作。斯里兰卡将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发挥在印度洋的地缘优势。时任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表示,中国海洋局将加强同斯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为中斯关系发展做出贡献。

论坛由印度洋海洋事务合作组织秘书处主办,斯里兰卡环境部、中国国家海洋局、中国驻斯使馆协办。论坛为期三天,将围绕海洋合作、海洋环境、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管理等议题展开讨论。